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梦珂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妥善解决人工繁育鹦鹉有关问题的函》。根据该函要求,我省成为人工养殖鹦鹉标识管理试点,进行标识管理后的养殖户,可以进行合法交易。

消息一出,陷入困境的商丘鹦鹉养殖户们松了一口气。“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心里猛一敞亮,申请材料已报上去了,等手续下来,我想继续养殖。”5月7日上午,在商丘市梁园区一家花卉市场,鹦鹉养殖户刘艳勤激动地告诉记者。

刘艳勤因2020年秋江西闵氏夫妇“鹦鹉案”被警方逮捕,后被取保候审。此外,江苏、辽宁等地媒体曾报道,当地森林公安机关查获销售野生保护动物“费氏牡丹鹦鹉”案中,商丘当地也有多名养殖户涉案。

据悉,商丘有30多年的鹦鹉养殖历史,养殖户934户。养殖品种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种类紫腹吸蜜鹦鹉、绿颊锥尾鹦鹉等5万多只,国家二级保护费氏牡丹鹦鹉54万多只,鸡尾鹦鹉、玄凤鹦鹉等省级保护种类70万只,总存栏量约130万只,年出栏各类鹦鹉1000多万只,约占全国鹦鹉销售量70%,从孵化、养殖、防疫到检疫、运输、销售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曾是商丘的“富民产业”。

案件发生不仅导致商丘鹦鹉销售链条断裂,不少鹦鹉也面临“养不起”“卖不掉”“放不了”的困境。“大部分养殖户都转行了。我年龄大了没啥活儿可干,就是养鹦鹉。”刘艳勤说。

有着20多年鹦鹉养殖经验的江春雨说:“听说办证可以合法养殖了,我想重新再养,毕竟手艺不舍得丢。”

在养殖户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牛庄村的于莉鹦鹉养殖场。三层楼的第二层、第三层养殖的全是费氏牡丹鹦鹉。

聊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相关函件的消息,于莉显得很开心。鹦鹉养殖数最多时,她有2000多对。“政府收购了1000对,还剩1000多对。”于莉说:“我原打算再撑一段时间就不干了,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我看到了希望,立马就提交了申请材料。”

针对鹦鹉养殖陷入非法的困局,今年1月底,商丘市政府成立人工繁育鹦鹉问题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征求群众意愿,对有意继续养殖的养殖户,将依法依规办理人工繁育证等有关手续;不愿意继续养殖的,由政府按每对10元的价格收购补偿,收购的鹦鹉免费送给各地动物园。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鹦鹉多为玄风、虎皮等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鹦鹉,且销售价格正常。

“现在商丘已有200多家鹦鹉养殖场上报申请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等有关证件。”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就具体如何标识问题,该局已召集养殖户代表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推动标识管理试点的落实。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