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进百村|云水青山地久长

发布时间:2020-09-16 08:29:58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歌 沈若宸

9月7日,新安县仓头镇云水村,村民郭军生捕鱼归来。

“100斤整!”郭军生瞅了瞅电子秤上的数字,咧开嘴笑着说,“今天还不错。”

村民在水库进行捕捉银鱼收获满满

水库岸边,100斤刚被打捞上来的银鱼在渔网里上下翻腾,阳光下泛着闪亮的银光。旁边收鱼的小贩正将这些银鱼装进带有冰块的保鲜箱里,几个小时后,这些银鱼将会出现在郑州、洛阳的各大市场。

“现在不是小浪底调水期,水库里水不多,但每次开船去,收获都不小。”郭军生说。

云水村是小浪底水库移民后置村,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部分村民迁至孟州,剩下300余人留守。水库里是黄河水,云水村是岸边村。

“以前水库里都是泥,网都下不去,更别提鱼了。”郭军生说,云水村地势陡峭,土地干旱贫瘠。“这几年不一样了,每年鱼虾都能有100多吨,石井镇的人都跑几十里地来俺这里捕鱼。”

为了改善水质和周边环境,村里先修腾龙渠,引水治旱;再种下产业林,防风固沙再致富。

郭军生新升级的中型捕鱼船

如今的水库波光粼粼。鲤鱼、鲫鱼、银鱼、河虾,这些“水中物”全部都成了郭军生的“致富宝”,以前的小木船也升级成了长15米、宽3.5米的大铁船,每月1万元进账不是难题。

“春天有樱桃,夏天有李子,秋天有石榴,冬天有冬桃,200多亩地,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顺着云水村驻村第一书记孟喜廷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水库周边的山上全部种满了果树。“种上树,让大家伙儿休渔期也有事干、有钱赚。”

村民付小兰的石榴园内的果实个个饱满圆润

村民付小兰的石榴园里,40多棵石榴树硕果满枝。红彤彤的石榴个个饱满圆润,有的被里边紧紧抱团的石榴籽撑开了口。“马上中秋节,所有的石榴已经被预订了。”付小兰笑眯眯地说。

俗话说“靠水生财”,这话在云水村一点不假。靠着水果产业和鱼虾捕捞,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早已整村全员脱贫,村集体收入每年达5万元以上,部分村民“年薪十万”奔小康。

“云水村需要不断提档升级,不能让这绿水青山埋没了。”孟喜廷介绍道,“垂钓天堂、水上草原说的都是咱云水村。”

经过生态治理,如今岸边一派绿水青山景象

每年小浪底调水调沙结束后,水库水位下降,露出大片滩涂。滩涂上绿茵遍野、铺青叠翠,独特的景致吸引来省内外游客和垂钓爱好者,“云水观光园已经建好了,现在就盼着十一假期开门迎客哩!”孟喜廷说。

谈笑间,郭军生的100斤银鱼早已运走,付小兰正在与客户协商石榴运输;山水间,2公里长的垂钓长廊环境雅致,别有一番“垂钓向绿川”之韵,辽阔的水上草原上不时掠过白鹭的身影,山前白鹭飞、流水银鱼肥的乡野画卷令人沉醉;恍惚间,好似身处梦中水乡,只觉云水青山地久长。

  采访手记  

人护住了水,水就护住了人。云水村的美美在水,云水村的富富在水,这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是人精心守护自然的回报。

站在云水村的水库边,思绪溯源而上。小小水库能养活一方父老,滔滔黄河更能成就一个民族。云水村护水,是为生存,黄河儿女护水,是为精神;小小村庄守护一汪“碧绿”是为乡村振兴,炎黄子孙守护九曲黄河是为国家战略,黄河安澜,即是百姓安康。

云水村党群服务中心

  乡村名片  

新安县仓头镇云水村是小浪底水库移民后置村,1998年建成。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户69人。2018年整村脱贫,2019年2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截至2019年年底,全村共119户393人。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