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河南这么干

发布时间:2022-04-02 16:46:02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宋虎振解读省委一号文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本报记者 刘晓波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有哪些亮点?落实省委一号文件将开展哪些工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宋虎振回答记者提问。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记者: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我省作出了哪些部署?

宋虎振: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将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认真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和各项措施,确保今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稳定粮食产能基础,打造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河南核心片区。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现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

持续推动藏粮于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新建高标准农田756万亩,打造5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持续推动藏粮于技。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等六大行动。重构重塑“三农”领域实验室体系,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以上。

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供给。稳固生猪产能,实施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抓好肉禽、蛋生产,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蔬菜生产。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记者:今年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宋虎振:今年,我省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巩固,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精准确定监测对象,确保应纳尽纳。对每户监测对象明确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开展精准帮扶。严格把握监测对象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及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一手抓拓展,兴产业促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

实施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提高财政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以“一户一人”为底线稳定转移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技能培训力度。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打造“豫农技工”品牌。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支持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省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我省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

宋虎振:我省将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600万亩以上,优质花生种植面积1900万亩以上,优质林果种植面积1500万亩以上。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农业。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培育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重点食品产业集群,将一百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全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豫酒振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豫酒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以嵩县、温县、禹州等地为重点,建设一批豫产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做强中医药业。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加快建设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规范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记者: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了哪些重点?

宋虎振:今年我省将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乡村规划。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抓好“1+13”乡村建设行动方案落实落地,加快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帮助受灾群众建设美好家园。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开展“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建设,带动引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

持续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数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扎实开展“三零”平安创建,培育文明乡风,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稳妥推进农村改革

记者: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农村改革作出了哪些部署?

宋虎振:我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济源试点。

稳慎推进巩义、孟津、宝丰、长垣、新县等5个县(市、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推动“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革。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乡村振兴“路线图”已绘就,关键是“真刀真枪”干起来、见实效,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热词点击

豫农技工

省委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年完成农业农村从业人员和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持证任务50万人次。制定农业农村领域技能培训和评价标准,加强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逐步实现农村劳动者应培尽培、应评尽评、应取证尽取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打造知名劳务品牌、“豫农技工”品牌。(本报记者刘晓波整理)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本报评论员

春意盎然、万物萌发。《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再次为中原田野乡村送来和煦春风。锚定“两个确保”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强调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河南是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河南“三农”工作,殷殷嘱托、寄予厚望:“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灾情疫情的叠加冲击,省委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运行,农业大省做强农业“芯片”……河南粮香在“舌尖上的中国”流淌,我省“三农”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起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势头,但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意义重大。

从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到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供给再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省委一号文件对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在大力推进种业振兴方面,文件提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特别是要重构重塑“三农”领域实验室体系,进一步凸显我省向科技要未来的决心。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改进加强乡村治理……强优势、补短板、固根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必将进一步夯实“三农”工作基础,为实现“两个确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锚定“两个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线直击

智慧农业改变农业“土”印象

□本报记者 刘晓波

3月25日,夏邑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龙港湾智慧园区空中草莓馆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草莓像一个个红灯笼一样挂在空中,到处弥漫着奶香的味道。

草莓馆面积不小,占地面积约26亩,种植了约13万株草莓。偌大的场馆内只有五六个人管理,大部分事情都靠电脑来完成。

场馆内一个又一个“黑科技”,颠覆了人们对农业的“土”印象。

草莓长在管道里,“喝”的是营养液。“管道里装的是优质椰糠,保水性、透气性好,能隔绝土壤中的病虫害。”负责运营智慧园区的龙港湾集团副总经理张团结表示,园区采用以虫治虫的方式杜绝了化学农药污染,保证绿色食品无公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温度湿度一“键”搞定。草莓馆内“藏”着密密麻麻的传感器,它们实时采集温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反馈到手机端上,只需要手指轻轻一划,草莓馆内水和营养液就会自动调节,让草莓保持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种植的白草莓、圣诞红、雪香等品种供货大型商超十分紧俏,比普通草莓价格每斤高出5元左右。”张团结说。

与空中草莓馆平行的鱼菜共生馆,同样令人惊奇。

6.9亩的水培栽培区内,水中的泥鳅游来游去,水上的小白菜鲜翠欲滴。“这是一种将养鱼与种菜结合起来的优化农业模式,养鱼的水通过机械过滤器去除固体废物后,经溶解废物的生物过滤器,输送到水培栽培区。当水穿过植物生长水床时,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最后净化的水再返回鱼缸,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工作人员介绍说。

目前水培蔬菜的种类有小白菜、生菜、油麦菜等品种。通过鱼菜共生,鱼的产量上来了,亩产能可达30万斤,生产的蔬菜均可达到有机标准。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饲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等设施。未来,满足人们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智慧农业以其规模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

联系方式

中国·河南·郑州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经北三路

电话:0371-86088516 (广告)

联系信箱:news100@henan100.com

邮编:450016

河南一百度官方微信公众号